「我說的故事會有點長」,這是正在北京列席中國全國政協會議的菲律賓最大華商組織–菲華商聯總會理事長張昭和接受記者採訪時的開場白。

 

「因為商總做的事情真的很多,對於中菲關係我也有很多話想說。 」這位在菲律賓政商界都頗具影響力的華人顯得很低調,對於商總的介紹他只用簡單的一句話帶過便切入正題。

 

 

「推進中菲關係,是每一個在菲律賓的華裔的責任,我們的一言一行都能帶來改變。 」對中菲關係張昭和有自己的理解,他主張應當讓菲律賓更多地瞭解中國,無論是在「一帶一路」或者在其他政治議題上,很多問題都是「不了解」造成的,而這些都需要發揮當地華僑華人的作用。 這也是他帶到「兩會」的建言。

「一帶一路」需要借助華僑華人力量 「菲律賓當地人能夠接受一帶一路嗎」,張昭和拋出的第一個問題。 「推動一帶一路要牽動華裔嗎」,緊接著他又拋出了第二個問題。 訪談中,張昭和習慣用問題引出思考。 很快他給出了作答,「一帶一路要走進菲律賓,最好通過當地華商,這也是最行之有效的辦法。 我也是這麼同中國國務院僑辦裘援平主任建議的。 」 在菲律賓,張昭和估算,華人的生意至少佔了經濟總量的六成,「有的人甚至說達到七八成,菲律賓福布斯排行前10位,有8個是華人」,張昭和麵露自豪,華商在菲政商界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張昭和同時給出另一組資料,目前菲律賓華裔人口數為150萬,占菲全國人口的1.5%。 但這大多在菲律賓出生和長大華裔新生代已經在菲律賓經濟、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都嶄露頭角。

 

此外,菲律賓有280多名華裔公職人員,包括在警察局、軍隊、參眾議員等等。 他再次強調,「菲律賓的華裔都希望自己的祖籍國能強大,推進’一帶一路’調動起這部分力量非常重要。 」 這些年,華裔為菲律賓政府和民眾出了不少力,這才得以使華裔融入菲律賓社會的程度不斷升高,張昭和說,這是「一帶一路」上的寶貴資源。 「在菲華商代表了‘中國形象’,他們對菲律賓的貢獻得到社會認可。 」以商總為例,他們在菲律賓捐建鄉村課堂、成立義診隊、消防隊説明當地百姓,此外還設立救災基金會。 張昭和指出,很多與商總一樣為菲律賓貢獻的華裔,在菲律賓當地都有很強的號召力,能夠凝聚在菲華裔的力量,「一帶一路」在菲律賓打通就有了廣泛的民眾基礎。 「這是可行之路,也是必行之路。 」張昭和表示。

 

民間外交和歷史文化推廣能增進中菲瞭解 除了推進「一帶一路」,張昭和認為,促進中菲關係方方面面都需要在菲華裔的共同努力。 「在菲律賓,華裔相當於中國的名片,我們的一言一行對中菲兩國間的理解都能起到作用。 」 為此,去年10月張昭和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他帶著一些菲南部的議員和政府官員以及蘇祿王的後裔去中國山東德州拜謁蘇祿王墓。

 

約600年前,菲律賓群島中第一個近代國家君主蘇祿東王不遠萬里到華訪問,後不幸病故于山東德州,他的一部分後人也留在了山東。 「蘇祿王墓是中菲友誼的見證,我帶著菲律賓人和蘇祿王的後人去拜謁就是想讓菲律賓政府知道,中國和菲律賓之間幾百年前就是友好鄰邦。 」 通過實踐,張昭和發現這樣的民間外交和歷史文化推廣很有成效,讓菲律賓人親身去到中國感受友善,這比他說再多都奏效,他會持續進行這樣的傳播,增進兩國的瞭解。

 

此外,興辦華文學校、推廣漢文化目前在菲律賓做的很成功,張昭和認為這是另一個讓菲律賓人更瞭解中國的有效途徑。 張昭和所在的商總每年從中國邀請很多志願者老師到華文學校授課。 他們開設的華文學校已經吸引越來越多菲律賓人前來就讀,特別在菲南部,一半以上都是菲律賓當地的學生。 張昭和欣喜地表示,「很多菲律賓人甚至以上華文學校為榮。 」 現在菲律賓參議院、眾議院,很多人都是華文學校畢業的,「這些人對華人的看法,跟早期的政治家不一樣。 這是兩個民族潛移默化地慢慢地融合在一起了。 」為此,張昭和在列席今年的政協會議期間多次建言,中國應當繼續加大力度在海外推廣華文教育及漢文化。 「這能加深菲律賓人對中國的瞭解,我相信也能消除兩國誤解。 」 張昭和相信在他和一大批在菲華裔的共同努力下,中菲關係未來一定會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改善。

 

出處: 菲龍網 商報特約記者何晰媛(北京報導)

 

歡迎來電洽詢張先生:0927-860-277

中國可聯繫微信:gtr200399

 

arrow
arrow

    海外地產投資聯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